【医暖黄河口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| 刘志强:用爱守护新生 用精湛医术谱写生命奇迹

发布日期: 2025-03-19
浏览次数:
信息来源: 东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

编者按

为进一步宣传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典型,弘扬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,展现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奉献之美、责任之美、奋进之美,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,东营市卫生健康委推出“医暖黄河口”系列,介绍我市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典型事迹,广泛凝聚建设健康东营的力量,更好保障人民健康。

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,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。然而,并非所有小生命都能顺利开启这段旅程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刘志强,一位拥有十余年急危重症新生儿临床救治经验的青年骨干医生,用精湛的医术和无尽的爱心,为无数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小生命点亮了希望的灯塔,让濒临崩溃的家庭重燃希望。

作为东营市危重新生儿救治转运中心负责人,他不仅强化辖区质控管理,还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新技术、新业务,率先成立东营市新生儿窒息复苏沙龙,定期与基层医院交流学习,带动区域整体医疗水平提升,显著降低了东营市新生儿死亡率。

心中有梦,赤子之心践使命

送锦旗表示感谢

2021年7月,刘志强响应鲁渝对口帮扶协作号召,主动报名前往重庆酉阳,担任酉阳县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。初到酉阳,他发现儿科是医院最薄弱的科室,病房已关闭近两个月,面临人员短缺、设备落后、技术匮乏等重重困难。

他没有退缩,而是迅速理清工作重点,制定详细计划,带领仅有的3名医生和3名护士,重启了儿科病房。收治病人的第一天,他加班至深夜,确保所有患儿得到妥善治疗后才离开。在他的努力下,儿科病房重新运转,极大缓解了当地患儿看病难、住院难的问题。

在酉阳支医的一年里,他引入并实施了4项新技术,成功救治了7例重度窒息患儿、2例重度溶血性黄疸患儿,并跨院际成功救治1例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儿。他用高超的医术挽救了危重患儿的生命,也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留在当地接受治疗。更重要的是,他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,践行了医者的初心与使命。

肩上有责,细微之处显担当

2023年10月,刘志强被委以重任,担任儿科一病区副主任。尽管缺乏管理经验,但他事事亲力亲为,几乎“以院为家”,梳理流程、制定规范、反复演练,带领团队一步步为科室建设添砖加瓦。

儿科一病区是一个特殊的“哑科”,病房里全是不会表达的新生儿,医护人员就像他们的“临时父母”,通过细微的肢体语言、面部表情和微弱的声音判断他们的身体状况,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。刘志强常说:“救治新生儿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。家长将孩子托付给我们,我们就要扛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。”

2023年11月22日晚,一名外院出生的重度窒息患儿转入医院,患儿出生近5小时,神志不清、频繁抽搐,濒临死亡。刘志强带领团队立即展开抢救,诊断为严重出生窒息并发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。他当机立断,在患儿出生后6小时内精准启用亚低温治疗,将核心体温维持在33-34摄氏度。经过72小时的守护和连续治疗,患儿病情明显好转,成功摆脱呼吸机辅助治疗。

刘志强介绍,亚低温治疗对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意义重大,能有效发挥神经保护作用。截至目前,他已带领团队为8例重度窒息患儿在出生6小时内成功启用亚低温治疗,远期随访显示患儿各项生长发育指标良好,为这些家庭重启了希望。

未来可期,心之所向是远方

近年来,刘志强带领团队以服务为宗旨、以创新促发展,开展了多项国内和省内领先的诊疗技术,实现了高危新生儿从产前、产时、NICU、家庭化病房到新生儿保健门诊的全链条化管理。为减少危重患儿的放射线暴露,他联合超声科大力推广重症肺部超声,助力学科建设,推动东营地区新生儿健康事业蓬勃发展。

2023年,团队成功救治胎龄23+3周、体重仅500克的超早产儿,创造了生命奇迹;2024年,他们再次突破极限,成功救治山东省内最低体重双胎早产儿“笔芯宝宝”,出生胎龄23+5周,体重仅420克。

2018年,科室被评定为东营市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中心;2023年,被评为东营市精品特色专科,承担着全市新生儿救治转运工作。

在生命的起点,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与未来。刘志强始终以守护新生为使命,带领团队乘风破浪,不断超越,用爱守护新生,用精湛医术谱写生命的奇迹。

未来,他将继续秉持初心,为更多小生命点亮希望之光,为更多家庭带来幸福与欢笑。

分享到: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